- 双增
- 在开元寺紫云大殿前。
东西对峙,相距约200米。
东塔名镇国塔,唐咸通六年(公元865年)始建木塔,南宋宝庆年间易为砖建,嘉熙二年至淳■十年(1238-1250)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石塔。
高48.24米,占地约50十二年(1285年)并为大寺,赐额“大开元万寿禅寺”。
现寺占地约50亩,规模宏大。
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、甘露戒坛、东西二塔等。
大雄宝殿建于垂拱二年,相传建殿时有紫云盖地,因名紫云大殿。
屡记屡修,现存系明代重檐歇山式建筑,高20米,面宽九间,进深六间,原应立石柱百根(实减柱六根),故平方米,巍峨壮伟。
每层开四门,设四龛,位置逐层互换。
外有回廊,护以石栏,可环塔而行。
每层皆辟一方洞,以架梯上下。
塔心为八角形实心体,塔基为须弥座。
塔上每一门龛皆翼以浮雕佛像,共八十尊。
塔基砌以青石浮雕的释迹牟尼故事,凡三十九幅,均甚精致。
西塔名仁寿塔,五代梁贞明二年(916年)王审知建木塔,号无量寿塔。
北宋政和间易为砖建,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(1228-1237)改为现存石塔,先东塔十年而成,高44.06米。
除须弥座石刻系花鸟浮雕,石斗■作法稍异外,规格与东塔完全相同。
东西双塔经历长期风雨侵袭,地震摇撼,仍不倾斜变形,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,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